首页

史上最残忍女王虐马眼

时间:2025-05-29 17:17:15 作者: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获三方面新发现 浏览量:47699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29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8日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方面新发现。

  据介绍,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新发现,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度区域,而冰间湖200米至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米至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米至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鸌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本次考察任务由“雪龙”号、“雪龙2”号、“永盛”号货轮3船保障。这也是中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其中,“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号货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回,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自然资源部供图)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坚实一步。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本次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中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厄瓜多尔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24年5月1日正式生效

活动期间,授课老师们通过中国舞蹈、声乐、器乐、国画、武术、诗词、书法、剪纸、蜡染等课程,让营员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畅通主渠道稳定就业基本盘

在项目融资方面,港科大(广州)已和广州产投集团设立一支10亿元的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将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前沿产业领域。此外还有各种直投基金,实现投早、投小。

2024年香港“高考”诞生10名“状元”

此前,河南省出台《河南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完成黄河流域265家涉水污染源提标改造,并坚持创新实践探索,与山东省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协议》。2021-2023年,河南省获得山东省生态补偿金1.87亿元。同时,河南省与山东省、陕西省签订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协议,推动流域上下游联防共治。

精灵梦叶罗丽希腊神话

2012年,达龙·阿西莫格鲁与詹姆斯·A·罗宾逊合著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阐述了包容性制度对于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俄联邦安全局网站当天发布消息称,该机构在反情报工作中发现,在英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掩护下存在一个未公开的英国情报机构。消息称,有可靠证据表明,英国驻俄大使馆政治部二等秘书威尔克斯·爱德华·普赖尔通过英国外交部东欧和中亚司派往莫斯科,其接替今年8月份被俄罗斯驱逐出境的英国6名情报人员之一。普赖尔在获得俄方入境许可时蓄意提供虚假信息,违反了俄罗斯法律。与此同时,俄联邦安全局发现了该外交官从事威胁俄国家安全的情报和颠覆活动的迹象。

相关资讯
“金字招牌”!80秒“读懂”中非合作论坛

一是缩短办证期限。公证法规定,除法定情形外,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但从实际办证情况看,一些公证事项(事务)的办证时间是有压缩空间的。我们梳理了各地公证事项办结期限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力量、软硬件设施、办证需求等因素,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事务),制定了《公证办理提速清单(2024年版)》,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者10个工作日。其中,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公证事项共24类81项,10个工作日内的共13类69项,分别占公证业务总项的36%和30%。同时,我们鼓励各地公证机构采取创新申请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业务协作、推进信息共享等措施,进一步压缩出具公证书的期限,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尽可能实现“当日出证”“当场出证”。二是拓展“一证一次办”。总结2017年以来“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经验,我们制定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清单(2024年版)》,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与“最多跑一次”工作相比,公证事项范围由9类22项扩充至31类84项。三是推进“一事一站办”。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办理,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我们鼓励公证机构集中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通过与不动产中心互设办事窗口、互嵌功能模块、联通服务系统等方式,实现“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办好;通过“公证+领事认证”联办,实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公证法律服务。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